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263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71.
粘性土局部化剪切带变形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上海典型粘性土的平面应变不排水压缩试验,观察了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再现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对剪切带形成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2.
Computerized X-ray tomography (CT) has been used in disciplines such as soil science, geology and rock mechanics to analyze the texture of geomaterials. However, this potentially useful method has not thus far been used adequately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alyses.To investigate its feasibility, CT i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to monitor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l failure in soil masses. An apparatus that can be fitted into the chamber of a medical CT was built to conduct geotechnical tests. Loading and shear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bentonite, kaolinite, sand, silicon powders, and glass beads. CT images have been taken on different cross-sections inside the specimens to monitor soil deformation continuously. The results of direct shea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oading tes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CT is a powerful non-destructive and non-invasive tool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873.
坡缕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宋功保  刘福生 《岩石学报》1999,15(3):469-474
在仔细分析坡缕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坡缕石结构的组成离子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晶体化学和分子轨道理论,深入研究了热液型和沉积型坡缕石的红外光谱谱图特点, 对坡缕石结构中的水以及 Si— O 区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研究。其中, 约 3694 cm - 1 、3611cm - 1 吸收带分别归属为 ν M g— O H 、ν Al— O H , 约 3540 cm - 1 吸收带归属为 ν O H 2 , 约 3394 cm - 1 、3294cm - 1 吸收带归属为ν H2 O , 约 1655 cm - 1、1400 cm - 1 吸收带归属为δ O H 2 、δ H 2 O ; Si— O 振动区,连接坡缕石倒转结构单元间的直线型 Si— O桥倒— Si的红外振动吸收频率最高, 与活性氧结合的 Si— O活红外振动吸收频率居次, 其中 Si— O活边 高于 Si— O活内, 而连接辉石式单链的 Si— O桥非— Si较低, 且 Si— O桥非间— Si比 Si— O桥非内 — Si低。  相似文献   
874.
研究了一族非线性孤子方程,证明了每一个孤子方程的有限带解都有可积的坐标,并给出了一个新的有限维可积系。  相似文献   
875.
876.
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站点月值资料,NOAA、CMAP降水格点月值资料,NDVI卫星资料及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61-2014年青藏高原感热与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并根据热动力平衡方程结合CESM模式试验解释了21世纪初高原感热异常对关键区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21世纪初,黄淮、江淮地区降水增加,而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减少.同时,高原感热也发生年代际增强,当春季感热增强后,大气热能上传导致夏季高原近地面产生气旋性环流异常,大气辐合;高层产生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大气辐散.黄淮、江淮地区在对流层中低层受异常偏南风控制,高层受高原上空的大尺度反气旋环流影响产生异常偏北风.此外,高原感热增强通过影响黄淮、江淮地区产生暖平流输送和非绝热加热正异常,该区域产生异常的上升运动,降水量增加.长江以南地区在对流层中低层存在一个异常的反气性环流,有来自海洋的冷平流输送,同时大气非绝热加热在该地区为负异常,产生异常的下沉运动,降水量减少.模式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证实了当高原感热发生年代际增强,黄淮、江淮地区水平温度平流及非绝热加热为正异常,而在华南地区为负异常,从而导致黄淮、江淮地区大气上升运动增强,降水增加;而华南地区下沉运动增强,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877.
杨江  王平  陈志高  黄俊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5):1228-1233
现有水管倾斜仪可清晰记录长周期固体潮信息,但由于其固有周期高,对短周期倾斜形变无法响应,易导致震前短临异常信息缺失。通过机械结构优化以降低仪器固有周期,拓展仪器的观测频带;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放大电路提高仪器信噪比,保证固体潮观测正常;最后通过连续对比观测,分析仪器频带拓宽后的观测数据差异。  相似文献   
878.
Landsat ETM数据在黄土丘陵区对浅层地下水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数据融合等预处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最优化密度分割等处理,有效提取了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信息,并结合资料分析和野外实地勘查,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为快速、宏观地寻找地下水资源提供了技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79.
多普勒雷达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使用2002年6~7月长江中游地区宜昌S波段多普勒雷达在两次大范围混合性强降水过程中部分时段体积扫描强度数据以及周边100km范围内的7个雨量计整理成10min记录一次的雨量资料,分析了实时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特征。研究表明: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可反映出所选区域上空零度层亮带高度位置、回波的垂直变化规律等信息,以此分析降水的类型、云中粒子的发展变化;从雷达连续体扫得到的中、低仰角对应高度上的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变化规律、PPI图像上对应雨量站点上空的回波变化情况及10min记录一次的地面雨量的变化趋势对比来看,发现三者能很好地统一起来,可用来较细致地分析降水云体的变化,有利于在无地面雨量计的地区分析降水量的大小、确定降水类型、估测降水的发展;对无亮带、反射率因子值较大而且越低仰角值越大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区域,对应地面上常有对流性强降水出现。  相似文献   
880.
宋国虎  李强  王灿  向波 《云南地质》2020,(1):110-117
云南石屏县地处云南高原南缘,县域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倾向红河河谷,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条件比较脆弱。经实地调查,其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点大多沿断裂带集中分布。石屏县山高坡陡的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控制因素,雨季的强降雨及人类生产活动常常是地质灾害产生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